杨桃精医咽喉痛
过了中秋还随时可吃到杨桃,都是拜货物流通所赐。现时我们买到的杨桃多为外国入口,生吃有消热、生津、利水之效。作为一种水果食疗,杨桃是治咽喉痛的能手。我曾经让不少病人试过每日吃两、三个杨桃,喉痛的情况很快有改善。分析其医理,喉痛时身体多半有实热或虚热,杨桃肉既能消热,又可生津,故能纾缓症状。不过,知道这验方的人并不多。
杨桃除了日常吃到甜酸爽口的新加坡品种外,还有中国出产的小个子杨桃,皮色青、味酸涩,有些人叫它作山稔。早在六十年代,山稔可随时在街上买到,但今日的年轻人却未必知道山稔为何物。
除了水果山稔以外,还有另一个品种的山稔,别名岗稔,它与杨桃不属同一品种,其花大朵而带紫色,其果则紫黑色,较葡萄略小,成熟时味带甜,未熟则酸涩,入口嚼得一舌头都染成红色,颇有山野趣味。
其实,岗稔可补肾补肝,其果对糖尿、肝炎,甚至肝硬化都有疗效,用其根配药煮水,可治慢性肾炎。如今它在水果市场上销声匿迹,原因可能是果细肉少,吃得费劲,被宠坏的城市人嫌弃,这算是我们走宝!可强身治病的水果其实多的是,只要你稍为细心,再加一点正确食疗知识,真是毕生受用。
补血固肾双冠军的樱桃和葡萄
要补血补肾,你以为一定要吃当归和鹿尾巴?错。夏日当造的樱桃和葡萄(又称车厘子和提子),正是补血固肾强精的果品。其中樱桃虽然娇小玲珑,铁质含量却是果中之冠,所以说它能补血,一点也不假。素患贫血、血色素低或须壮阳火的人,细啖樱桃确能利口利腹。
不过,樱桃性温带补,我见过不少本身心火过旺的病人,只是浅尝十数粒,已经热盛至不能成眠。本身燥气和喉痛者,还是少吃为佳。有说樱桃引发的虚火,可饮蔗汁解之,大家不妨一试。
至于葡萄,同样能养血固肾,强壮体质。不过,它的性质较樱桃平和得多,会动辄诱发虚火。肺虚咳嗽、胎动不安、肾炎患者特别适合吃葡萄或喝葡萄汁补身。
葡萄不但果肉有益,连皮和核也是宝。法国人素来认为红酒有益健康,因为酒中的葡萄肉、皮和核,以及它们所含的丰富维他命E、B12、P和C对心脏血管甚有利。
其实樱桃也是周身宝,其核可透发麻疹,令麻疹病毒不致困在体内、叶可解蛇毒、根可杜虫。可惜现在农作物普遍受化学农药污染,味道愈甜,个子愈小者受害愈深,进食之前,最好用盐水浸它五至十分钟,尽量去除不洁物。
补血养颜水蜜桃
桃的滋味如何?问齐天大圣就清楚,要不是贪吃蟠桃,牠就不致冒犯天宫。无论是大圣垂青的蟠桃,还是水蜜桃,同样是肉甜汁多,含丰富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古人相传常吃桃子能「益颜色」,背后原因可能在此。
不过,桃子虽然营养丰富,含较多脂肪和蛋白质,但《本草纲目》早有明言:「不宜多食」。原因何在?一则桃子性温,多吃会令人内热过盛。二则营养丰富,过量会导致胃胀胸闷。不过,只要你不像大圣般狂吃,便不会发生毛病。
桃子的贡献,除了桃肉能养血美颜,当中的桃仁还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的作用。中医有一条药方,名为五仁汤,能润肠通便、活血通,成分正是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和杏仁,对于大便燥结,肝热血瘀和闭经之人特别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桃仁能活血,经量过多或行经期间不宜。
别以为桃的用处就只有这么多。说到桃的家族,桃树流出来的树胶就已是一味糖尿妙药,既能强壮滋补,又能调节血糖水平,只可惜此药在香港药材店铺付诸阙如。大家反而可以亲身一试鲜桃护肤品。宫廷秘方有用桃花煮水洗面、沐浴、饮用。也有用桃子榨汁加淘米水洗面,以润泽肌肤之说。
肺止咳的柚子
有位病人问我:吃过柚子后腹泻,还泻得颇厉害,到底这水果是否湿热?当然不是。说柚子能助排泄,还算讲得通,因为这中秋佳果含丰富纤维质(天然通便剂)、维生素C(天然泻剂)及维生素P,能促进肠道蠕动。
吃了柚子会肚泻的人,从医理上去分析,大多属脾虚泄泻之辈。因为他们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较弱,粗纤维的柚子在肚子?可能未消化完毕就被排出体外,才会造成所谓「湿热」的错觉。
其实,柚子性质平和,主要功能润肺止咳。广西生产的沙田柚和泰国生产的西施柚,效力相差不远。柚子备受欢迎,最主要原因是它甜酸合度,芳香爽口。柚子所含的果胶能降胆固醇,维生素P能增加血管弹性,维生素C能通便兼对抗令人衰老的游离基。据说,其果汁中还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可降低血糖。
广东名菜柚皮更具宽中理气、解郁消滞之效。经常感冒、咳嗽、气管敏感的人,可用鲜柚一个留皮去核,配以正北杏、贝母、未经漂染雪耳(或黄耳)各一两(30克),加数瓶蜜糖(最好选用能润肺止咳的蜜糖)炖一日,常服能强健肺部。
橙色抗癌食品
橙子几乎已经成为维生素C的代名词。事实上,它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亦能将脂溶性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是名实相符的保安康抗氧化剂。不过,在中医眼中,这种芸香科香木植物另有一番用处,就是顺气化痰,清热生津,健脾开胃。不仅是橙,它的同科植物柑、桔也有相同好处。
广东人爱用柑皮制陈皮,因果皮能化气健胃。事实上,陈皮的维他命C和胡萝卜素比果肉还要多,而内含的挥发油更能促进肠胃蠕动,排出脂肪降低血中胆固醇。
用福建盛产的橘子所制成的陈皮(即橘红皮),也是止咳化痰理气佳品。和广东陈皮相比,这种陈皮性质更平和,其挥发油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痰涎排出,其生物类黄酮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微血管韧性,并有消炎利胆的作用。
既然橙柑桔一族能化痰顺气,为何人们咳嗽时每被告诫不能吃它们?道理是它们会增加呼吸道分泌,促使痰涎排出,但痰涎增加多时,我们会本能地多咳几声,所以才造成橙柑桔愈吃愈咳的假象。实则热咳(痰浓浊带口干者)最宜吃橙柑桔,既袪痰下气又清热生津,只有寒咳(喉咙痕者)才须避忌,以免喉咙愈吃愈痒。
感冒时作呕作闷,取陈皮老姜熬粥有治疗之效。咳嗽痰多,可将鲜橙连皮煮南北杏(调冰糖)作食疗。
护体有南杏有北杏
新鲜的杏,在香港水果市场较少供应。我们日常吃到的多为制成品,如奶酪的果肉,或者风干杏脯肉,还有其干燥种子南北杏。
可供食用的杏,种类多不胜数。鲜杏含丰富蛋白质,还有胡萝卜素、维他命A、C等抗氧化剂,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儿茶素等,不但营养丰富,还可帮助人体对抗致癌物质及游离基的侵袭。
从中医角度看,杏性质平和,味带甘酸,生吃润肺止渴,干果亦有同效。但《本草纲目》谓其「有小毒」,大抵是指其种子,苦杏(即北杏)中含氢氰酸,只食二、三十粒已可令人中毒,甚至致命,但加热后此成分会被分解,故放汤或煮糖水绝对没有问题。
甜杏(即南杏)亦有氢氰酸,惟分量较少,而其平喘止咳能力亦较弱。集南北杏研成的杏仁糊,可助排便,兼止咳润肺。我们日常充作零食的杏仁,亦有相似功效,但药力稍逊。
除南北杏含有氢氰酸,银杏(即白果)也含小量氢氰酸,故不宜大量生吃。但生吃有清热之效,如想尝试,应限吃十数粒。
银杏有降胆固醇(即通血管),固肾、止咳之效。虚寒者可将之煨熟配药,有夜尿者可将之煨熟蘸蜜糖吃,白带多者可煨之煮鸡蛋糖水,惟须注意,时下虽惯用腐竹配白果鸡蛋糖水,却不适宜身体虚寒者饮用。
中医水果介绍(四)
wuqinggen 发表于: 2007-4-18 17:02 来源: 扑奔PPT网
大家对 中医水果介绍(四) 的评论
最新PPT模板
最新贴子
PPT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