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教育

raaaa 发表于: 2009-9-13 17:50 来源: 扑奔PPT网


据说,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这个由《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的数据究竟有多准确,恐怕如同这个数字出台一样难以精确测算。不过,数字的力量从来都比空洞的宣传要大,9000亿元告诉我们说,这确实是个奢侈的消息。
很多人把 “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问题归咎于高等教育连续扩招所导致的人才膨胀与人才贬值。这的确是个看的见的原因,但只是个表面的理由。教育扩招的幅度确实大的惊人,在此方面我有个切实的感受: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家乡(江苏)还在执行一个著名的高考变态制度。因为考生太多而彼时的录取率又太低,省内一直有个所谓“预考”的制度,没通过“预考”的同学将在高考前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可怕的是,这个“预考”的门槛不低,一般非重点中学的高3学生大多会在此轮即被淘汰,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这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无数孩子苦读了10多年书,最后却没资格进入国家的高考考场,摸一下高考试卷。那时候,在这个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里,高考的试卷和大学一样,都成了一个稀缺资源。10年过去了, “预考”制度不仅已经成为历史,江苏的录取率已经达到60%,尽管考生还是那么多,很多孩子已经能已不高的分数实现大学梦。在此方面,我是个坚定而乐观的社会进化论者,认为尽管中国高校扩招的速度稍微快了些,其社会利益总是利多于弊。想想吧,那些无数在中学里被老师们认定的坏孩子,如果能够更多地走进春风拂面的大学校园,很多人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发生逆转,甚至给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所谓的坏人预测家以很大的讽刺。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令我感触很深,前几年我碰见一个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很意外!由于我出差好久没有回来,房子里面有些脏,就打电话叫来一家保洁公司的来给我清洗房子,在清洗过程中,有一个20多岁的一个男人,问我做什么行业的,我说:是做
的一些。他下面问的一句话把我惊呆了,他竟然问:优化你会吗?我说会一些,因为我是做网站后台程序的。下面竟然还有一句话把我又惊呆了,他说我想做一个网,不知道有没有前途?我当时就情不自禁的问了他一句,你既然懂网络,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他笑了笑说:我之前做了一个关于的网站,不过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为了生计,没有办法,就自己搞了一个。有一句话,我现在非常相信一句话,不能以貌取人。才发现有很多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爱好和专业。之后,我们就一回生两回熟了,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竟然还是一个。在国外做过,在国外的一家公司通过,搞一些。后来,我们就成为朋友了。有时候在一起就讨论一下关于我们之间的共同事业,也经常聊一下家常,无非就是他的经历和我的一些经历以及生活。有时候一些小的偶遇,就会让彼此双方成为好朋友的。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高校扩招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教育产业化问题,教育产业化在一个市场经济被高度口号化的国家,一定是个冠冕堂皇的理论。尽管教育产业化只是一个偷梁换柱的伪命题,是一个将大学运营中的部分环节(如后勤)扩大化的结论,但在一个教育经费匮乏和全民皆商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教育主张似乎有了异乎寻常的生命力。但无论此种鼓吹者现在如何风光,最后也只能在未来的历史中增添几处关于中国教育的笑料。梅贻琦先生早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我们的教育者认为能够拉到些赞助,多盖几个大楼,就能名垂青史,就实在有些可怕了。教育毕竟是非功利的人性与智力灌溉工程,而非企业。一个大学校长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企业家的样子,可惜他的学生不会是尊敬老板的员工,而是那些正在对他嗤之以鼻的年轻人。

9000亿元的数字告诉我们,教育产业化可能恰恰就是教育的“不经济”。是经济和教育的。  
大家整天忙着
,教育产业化的远景非常糟糕,无论承认与否,其客观效果就是打造一台台高效运转的教育机器,其流水线作业的操作效率和效益被提到的评价的首要位置,而产品的多样性与非实用性被大大弱化。事实上,2500万人没能“尽其才”不仅告诉我们说,人才数量多了。也告诉我们人才的特质没有被彰显出来。大学教育,如蔡元培所说的,仿佛是农家对待植物那样:“千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斋食则资以肥料。”。可惜,对我们很多的教育者来说,这些理论太奢侈了。 现在我们最擅长做的事情却是“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这是一位人大代表用美国小说《动物学校》里的故事来比喻我国现行的人才评价体系。
2500万人没能“尽其才”一定有各种原因和社会学阐释,不过从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人才没有成为不同的人才,2500万人显然是太多了。
大家对 人才与教育 的评论
gyaxy 发表于 2009-12-27 16:16:32
长篇大论啊,没看完
最新PPT模板
最新贴子
PPT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