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6月开始,美丽冰城哈尔滨的一个早市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高鼻梁、蓝眼睛、讲着一口地道的中国话的俄罗斯父子俩在吆喝着卖馅饼。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做这种小本生意是为养家糊口。实际上,身为父亲的俄罗斯侨民沙克金是哈尔滨一家汽车修配厂的老板,拥有近百万的资产,日子过得安逸、富足。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和儿子一道,起早贪黑地挣这点"小钱"呢?原来这是生活在中国的外国父亲在对儿子实施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
2004年7月未,父亲沙克金感慨颇深地讲起儿子一波三折的成长历程……
醒悟:不能像其他中国家长那样继续溺爱儿子了
今年58岁的沙克金祖籍俄罗斯鞑靼斯坦,塔塔尔族人。他十分疼爱自己的一双儿女,尤其是对儿子小穆拉丁更是倍加呵护。在儿子还是孩童时,沙克金就经常带他爬山、游泳,到大自然中玩耍,以此磨练儿子的意志,想让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尽管当年的沙克金家和中国许多家庭一样,日子过得并不富足,但沙克金还是对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尽量予以满足,他觉得这是对儿子爱的一种表现。一次,儿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电子遥控车,嚷嚷着让父亲也给他买一辆。当时这辆玩具车的价格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沙克金没有犹豫,马上到商店给儿子买了一辆回来。虽然此后全家人一个星期没能吃上肉,可看到儿子神气十足地玩着喜爱的遥控车,沙克金的心里比吃肉还香。
可是,沙克金很快就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不正常的言行。小穆拉丁一直自己独占着遥控车,不让他的姐姐玩。如果姐姐实在想玩,就得拿自己那份由父母分给姐弟俩的小食品来换。一天,小穆拉丁吃完姐姐的那份小食品后,过来往回夺遥控车,姐弟俩为此争执不体。恼怒之下,小穆拉丁猛地夺过姐姐手中的遥控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沙克金想,儿子小小的年纪,就这么不懂得爱惜财物,这么自私,发展下去可怎么得了?于是, 沙克金抓过儿子按在床上,照着他的屁股就抢起了巴掌。孩子没有认错,但沙克金在心里原谅了儿子。他想,树大自然直,孩子嘛,长大了也许就会懂事了。
然而,事实并非沙克金想的那么简单。在小穆拉丁13岁时,沙克金抱着回国寻根的愿望,带着妻室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初到俄罗斯,小穆拉丁对什么都好奇,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但新鲜劲儿过去后,小穆拉丁就觉得在俄罗斯的日子过得不如意,因为,俄罗斯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总是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小穆拉丁从不插手家里的任何家务,自然有很多的玩耍时间,可是在这个国度却没有人陪他玩,使得他整日情绪低落。一天,沙克金的一位朋友来他家做客,沙克金给朋友烧了几道中国菜,想好好款待一下朋友。谁知,朋友和沙克金还没有上桌,小穆拉丁却已经把菜肴拢到自己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弄得桌面一片狼藉。沙克金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儿子竟然这么自私和不懂礼貌。面对朋友诧异的目光,想到自己到朋友家做客时,朋友家的孩子对自己彬彬有礼和热情周到的招待,鲜明的对比令本已尴尬万分的沙克金愈发汗颜。饭毕,沙克金想在朋友面前找回点面子,就喊小穆拉丁收拾碗筷。孰料,小穆拉丁根本不买父亲的账,像没听见似的坐在一旁悠闲地看起了回报。沙克金终于忍耐不住,冲儿子举起了巴掌。若不是朋友牢牢地抓住他的手,劝他不要和孩子生气,他真的想揍扁儿子。朋友走后,沙克金质问儿子为什么这么不懂礼貌和懒惰?小穆拉丁却晃着小脑袋不以为然地说:"国内的孩子不都这样吗,我有什么特殊的?"
儿子的回答令沙克金瞠目结舌。他的心里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和俄罗斯的朋友比较起来,自己过去对儿子的教育,不得不承认有些偏颇,今后真的不能再娇惯和溺爱儿子了,必须要像给小树剪枝一样,修剪掉他的缺点和毛病,让他健康地成长。否则,惯子如杀子啊!
实践:俄罗斯父亲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育儿理念
1993年6月,在俄罗斯生活和工作了两个多月的沙克金,由于眷恋哈尔滨的乡土乡情,以及小穆拉丁不习惯生活等原因,携妻带子又返回了哈尔滨。不久,沙克金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汽车修配厂,当起了私企老板。经过几年的艰辛打拼,沙克金的修配厂有了一定的规模,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家里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001年初,沙克金将学业优异的女儿,自费送到日本留学。儿子小穆拉丁也从一个毛头小子,长成了英俊的小伙子,并自愿加人中国国籍,成为一个有着高鼻梁、蓝眼睛和一头金棕色髦发的外国人容貌的中国青年。
然而,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中国孩子普遍存在的不肯吃苦、不愿独立的弱点在小穆拉丁身上同样有所体现。尤为突出的是,他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感,认为自己有一个有钱老爸,靠着这棵大树就可以坐享其成,儿子花老子的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沙克金却不这样看,因为有一件事曾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有一个富翁朋友,他儿子却因空虚陷人毒品泥沼。一次两人见面,朋友拍着沙克金的肩膀,感触颇深地说:"老沙,我真懊悔,儿子完全是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都无所事事才毁掉的啊……"沙克金深感震惊。经过反思,沙克金意识到,小穆拉丁已经长大了,今后绝对不能再让他依靠父母了,必须让他懂得创业的艰辛,学会独立。只有这样,他将来才能有所成就。此时,沙克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教子理念——再富也要穷孩子。他认为倘若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无疑是坑害了孩子。这以后,沙克金从不过多地给儿子零花钱了。
一天,他把小穆拉丁叫到自己的修配厂,对儿子说:"你已经长大了.你在这里打几天工,到时候我给你开工资,由你自己赚钱来支付你的游玩费用。"儿子一听,顿着嘴嘟囔说:"爸,我最讨厌修配厂了,我这辈子都不想干那个行当。" 沙克金拍着儿子的肩膀说:"问题是,你现在需要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钱赚到手。知道吗?其实修配厂并不缺人,但看在你是我儿 子的分上,我给你这个赚钱的机会,正好你也体会一下老爸的艰辛。"小穆拉丁只好无奈地换上工作服到车间干活去了。
车间的工人看到洋老板的儿子来了,哪敢怠慢,无不殷勤地加以呵护,根本不让他插手干活。这正中小穆拉丁的下怀,他在工人面前走来走去,俨然一副总管的派头。当沙克金外出办事回到修配厂时,正好看到小穆拉丁在对几个工人吆五喝六地下达什么指令。沙克金有些生气,走过来对工人说:"他是来这里打工的,他没有权力瞎指挥!他必须努力干活,你们替我监督着点儿,要是他偷懒不好好干,我就扣他的工钱。"然后沙克金又拉过儿子说:"我相信你会把钱挣到手的,努力干,晚上回家我给你烙馅饼。"
尽管小穆拉丁仍是不愿意埋头苦干,但有了老板明确的交待,修车师傅只好安排小穆拉丁当小工,干一些体力活,同时还严格规定了任务量。5天后,当小穆拉丁从父亲手里接过靠自己 的汗水赚来的180 元工钱时,无不感慨地说:"爸,挣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钱真的不应该随便浪费啊。"沙克金抚摸着儿子手上的血泡,双目湿润了。
沙克金感觉到,儿子已经懂得不再依赖父母、靠自己付出求生存的道理了,这是他本质上的进步,做父亲的应该一鼓作气,进一步教导儿子学会独立创业,否则即使给他留下一座金山, 他自己若是没本事也是守不住的啊。
收获:成长起来的儿子最终成了 爸爸的骄傲
就在小穆拉丁踌躇满志要做点什么大买卖时,设想到鼓励他创业的父亲又兜头泼了一瓢凉水。沙克金明确表示,他决不给儿子投资一分钱,但可以先借给他一部分启动资金,条件是一旦生意做好了,小穆拉丁必须连本带息还给他;倘若生意砸了,小穆拉丁需到他的修配厂打工,以工顶债。小穆拉丁有些不理解:"爸,你对我太苛刻了吧?你不爱我吗?"沙克金慈爱地望着儿子说:"动物界有一个现象,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孩子很幼小时,会把它的幼崽含在嘴里或者护在翼下,怕它们遇到危险而夭折;但当它的孩子长大后,它会毫不留情地将孩子赶离自己的身边,让它们去经风雨、练本领,甚至不给孩子回头路。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经受住任何风险,才能够绝处逢生。含在嘴里护在翼下和赶离身边,都是父母对它们的爱。没有退路飞才能勇往直前,你明自吗?"小穆拉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有一天,下班后的沙克金没有直接回家,又走向市场去考察了。几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是一无所获,饥肠辘辘的沙克金开始往家走。路过一家馅饼店时,沙克金被里面飘出的香味吸引住了,便走了进去,吃馅饼的人很多,沙克金等了半天,他要的那份馅饼才端上来。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他的眼睛一亮,这里的馅饼昧道一般,竟有这么多人来吃,如果把自己做的俄罗斯风昧的馅饼拿来卖,还不得抢疯了?回到家,沙克金兴冲冲地对儿子说:"儿子,你就卖俄罗斯馅饼创业吧,老爸给你打工!"
小穆拉丁决定试试看,父子俩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沙克金没有给儿子租赁店铺,而是选择在道里区尚志胡同早市出摊床。虽然这样做会辛苦一些,但这里客流量非常大,赚钱相对能多一些,将来儿子挣到钱了,愿开多大的店铺全凭他自己。经过一番努力,2004年6月的一个清晨, 一块蓝白相间的"俄罗斯风味馅饼"的招牌终于展现在松花江畔这条繁华的胡同里。
塔塔尔族人擅长烹制烤肉、馅饼。沙克金年轻时就会做俄式大餐,烙馅饼的手艺更是非同一般,再加上他熬制的具有清真风昧的羊肉汤散发着浓郁的肉香,许多逛早市的人都被吸引过来,排着长队买沙克金的馅饼。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小穆拉丁的馅饼摊便远近闻名。初战告捷的喜悦,鼓舞着小穆拉丁,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父亲的指派去干活,相反非常积极主动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小穆拉丁和父亲每天早晨3点就得起床忙乎,直到8点30分才能收摊。回到家,小穆拉丁去超市买第二天的用料,沙克金则要到修配厂接着工作。见父亲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替他吃这么多的苦,小穆拉丁最终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他每天潜心向父亲学习烙馅饼的手艺,同时还想着多孝顺父亲。他提出给父亲加薪,沙克金哈哈大笑:"好儿子,只要你能在这份职业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比任何事情都让我开心啊……"
工作中,沙克金不但向儿子传授技艺,更注重对儿子人格的塑造。见自己的馅饼大受欢迎,有时竟不够卖,小穆拉丁便有些得意忘形地对父亲说:"爸,咱的馅饼卖得这么火,不愁没有客 源了,以后干脆少放点肉馅,多出点馅饼,能多赚不少钱啊。"
沙克金听了,觉得如果儿子按这个想法做生意,将来肯定砸牌子,弄不好自己还培养出个"奸商",必须得帮他把这个错误念头纠正过来。于是,沙克金把烙馅饼的铁铲一扔,显得气愤地说:"那样做你暂时能多赚钱,可砸的是你一辈子的饭碗。你记住了,到什么时候,都不能靠出卖良心赚钱。如果你非要那么做,我就砸了你的摊子!"
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小穆拉丁红着脸不吭声了,心里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羞愧。沙克金看出儿子知道错了,便进一步开导他:"儿子,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一个品牌的生存和发展,靠 的是顾客的信任,顾客才是你的衣食父母啊。"
如今,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小穆拉丁已经完全摒弃了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性,并把自己能独立干出一番事业,作为首要目标。他打算,等赚到一定数量的钱后,开一家专营俄罗斯风味馅 饼的店铺,将来再开连锁店,把俄罗斯风味馅饼卖到哈尔滨以外的地方去。
"父亲是一根拐杖,靠着他,我已经学会了走路,现在我正在努力学着放开拐杖,独立前行,我明向这是父亲对我最大的期望。"对于儿子的这种说法,沙克金开怀大笑:"看来,我独创的‘越富越要穷孩子'的教育办法,在我们家还是初见成效了啊……"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3期
富了也要穷孩子'
风戈 发表于: 2008-1-02 10:06 来源: 扑奔PPT网
大家对 富了也要穷孩子' 的评论
最新PPT模板
最新贴子
PPT热贴
我的儿子亚旗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了作文课,一次老师出命题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看亚旗愁眉苦脸的,忍不住手痒帮他写了一篇,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等着被老师表扬吧。结果,老师给打了个大大的红叉,说不及格,还说作文怎么可以这样写,命令亚旗重写。我当时一生气,让家里的小保姆又写了一篇,再交上去就成了范文,全班表扬——小保姆实在,写她在街上搀一位老太太过马路。
亚旗的这种待遇顿时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遭遇——因为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变更了题目,写了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前后两篇作文一对照,老师越发认定我脑子有毛病。
而随着我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半文盲成了作家,作品卖到6000万册的时候,我开始犹豫是否真的该让亚旗退学回家。我好多天都睡不着觉,因为这是大事,万一亚旗长大了掉过头来找我算账怎么办。我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可以这样做的。
亚旗当时上的是北京有名的重点小学,有天他问我老师漏题对不对,我说肯定不对,那是作弊。这个老师从亚旗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优秀班主任,年年期末考试给他们漏题,他总能提前拿到考卷,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六年级,区里出题他也漏,漏得一字不差。
最后那次考试的时候,我和亚旗决定出口气,老师不是漏题吗?我们就分析哪道题大概多少分,分析完了我们就答几道,然后故意考了一个62分,拖全班的平均分。当时评判老师成绩优劣的标准就是看考试的平均分数,我们一下拉了将近40分,他就没当上第一。
考完试第二天,我告诉亚旗不用去学校了,咱退学。
我开始明白,所谓的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我可以努力不去当个差家长,但是我不能保证亚旗不会遇到差老师,重点中学的优秀班主任尚且如此,我不认为他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去碰到个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
但在犹豫中,我还是给儿子报了名上初中,办了学籍。在8月份入学测试的时候,我在教室外往里看,看着主考的老师们训斥下面的孩子道:“你怎么这么笨?”“你智商是不是有问题?”“这孩子好像有点蠢。”……我顿时不寒而栗,我怎么又把孩子送这里来了?我不能一错再错了,亚旗垂头丧气从考场出来,我吸一口气,告诉他回家,这学不上了,他跳了起来:“太好了,早该不上了!”
编教材的人在编的时候都不是给自己孩子编,所以就编不好。我只能管好我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孩子一口气读完的教材不是好教材。
决定不让儿子去学校以后,我买了整套的初中、高中教材。通读两遍,觉得确实挺好笑的,其中好多东西是不需要对孩子说的,反而该说的它都没说。我认为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编教材的人在编的时候都不是给自己孩子编,所以就编不好,毛病非常多。但是我管不了这么多孩子,我只能管好我自己的孩子。我认为不能让孩子一口气读完的教材不是好教材。
我下决心要为儿子编一份教材,一向习惯“裸写”(不查材料写作)的我为给儿子写法制教材时不仅买了《刑法》参考,还买了至少七八本法律专著,经常翻看。我不爱看书,到目前为止,让我彻头彻尾看完的书不超过20本。但为写教材我看了很多书,很痛苦。我在家给儿子布置了间教室,请退休老师给他上课。亚旗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辞退老师,这样最后留下的都是他喜欢的老师。我们的另一个课堂是家附近的刺猬河,我和儿子傍晚常到河边散步,去之前我从电视或者书中临时找几个话题,聊天时假装随意地告诉他,然后我们一起分析讨论,聊天涉及话题千奇百怪。
我给儿子的私人教材总共有三四百万字,其中还分为道德篇、创新和怀疑篇、哲学篇、法制篇等等。这些教材都是用童话手法写的,每部教材同时又是单独的一部长篇童话。
创新与怀疑篇《脚踏实地目空一切的贝塔》,告诉儿子单单把知识死记下来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快它就会更新,关键是要掌握方法,还要善于发现它不对的地方,能够否定权威。在我看来,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不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人。
但是,个性和创造性应该发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是自找麻烦,所以教材中法制篇的题目就叫《皮皮鲁和419宗罪》,因为我国刑法共有419项罪名,我就每篇编一个故事,完全用童话的手法把它告诉亚旗:孩子,老爸在人生的道路上提醒你要远离这419宗罪,这就是法制篇的内容。
然后就是安全自救篇《再送你100条命》,告诉他在遇到火灾、煤气泄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比如回家闻到煤气味了怎么办,过马路怎么办,游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我觉得这实在是一门第二重要的课。
性知识篇《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告诉亚旗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常识及两性知识。
这样的教材一共写了10部,几乎囊括了亚旗需要学习的所有科目,写完后,我如释重负,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能否从中获益,就要看亚旗自身的领悟了。
亚旗其实上过大学,三天。有所著名高等学府请我每年去讲几堂课,亚旗可以保送入学。于是2001年9月亚旗就去了计算机系,那时候他玩电脑已经好几年了。最开始学的是C语言,亚旗不明白为什么电脑都不让摸,就拿着本书学C语言。一星期只有几次上机的机会,等到好容易上了机,老师在上边站着,底下同学们就开始聊QQ。亚旗觉得大学一点儿也不爽,不去了。
就像汽车有保修期,人生也有保修期。人的保修期就是18岁,如果18岁之后还是要由父母管,那就是废品、残次品。
亚旗从游戏开始接触电脑,1994年便开始上网,认识了许多网友,而其中的很大部分便是中国互联网的缔造级人物,亚旗以一个11岁孩子的身份竟然和那些大他十来岁的网友们沟通得无比融洽,在网络这个无形的学校里壮大成长。而且,他学会了赚钱,而且赚的不是小钱。他正好赶上网络爆热的时代,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争先恐后往各个网站烧钱,当我还在继续手写稿子的时候,他开始在网络工作室给人做设计和维护,上万上万地赚薪水和卖创意了。
我知道亚旗在赚钱,我从不反对子女赚钱,只是,我没想到亚旗竟然赚了那么多钱。
亚旗18岁生日的时候,我送给他一盒保险套,然后告诉他,从18岁生日以后第二天开始,你就不能再问我要钱了,你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花钱,包括住在我家的水电费、伙食费,你都要给我交。我觉得这个绝对不能含糊,就像汽车有保修期,人生也有保修期。人的保修期就是18岁,如果18岁之后还是要由父母管,那就是废品、残次品。
不过,亚旗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让我觉得这些话有点多余,他用他这3年来承接网站设计维护所得的报酬以及各个合作伙伴的分红给自己买了辆奥迪A6 2.8轿车,他说这是把这些年的收入倾囊而出了,买了车他就穷了。我问他那为什么还要买,他说:“穷了,我才有继续赚钱的劲头。”然后他开始开着奥迪继续赚钱,那以后他的确一分钱都没有跟我要过。
2000年,亚旗帮我办了我的个人官方网站郑氏网,随后,他开始撺掇我将自己的童话改编成漫画,我始终认为漫画限制想象力。可在漫画中泡大的亚旗却迅速步入读图时代。从十岁开始,他就怂恿我把童话改编成漫画。其间也常有出版社来和我接触过,但谁也无法动摇我的顽固信念。“我所有的作品卖了6000万册,哪本漫画能卖出这样的成绩?”我振振有词。“你怕改成漫画卖不出去。”亚旗将了我一军。
更要命的是,他说明年我50岁生日,他想送我一辆能够令我心潮澎湃的汽车。他知道能令我觉得心潮澎湃的只有一个悍马,但悍马要一百多万,现在对他来说还比较贵,他得挣钱,才能买到能令我心潮澎湃的汽车,所以他要推出我的漫画去赚钱。
在与儿子十多年的拉锯战中我最终妥协,于是决定试试。10月份开始,我接受了写新作的艰巨任务,用了20天时间辛辛苦苦列了100个主题,写出了60篇《迷你皮皮鲁童话》。亚旗拿到作品五天后,把其中的42篇名单还给我,用主编惯有的表情说:“这是挑剩的。”“我20年没被毙过稿子呢。”我不服气,但在问了亚旗毙稿原因,比较了入选与落选的稿子后,我服了。“你写的那些童话其实也不错,但画面感不是太强。我是根据漫画的要求毙你的稿子。毙了你的稿子,你以后会写得更好。”
我让亚旗中途辍学,并不代表我反对现行的教育制度,相反,在对女儿亚飞的教育过程中,我从未有过也让她辍学回家的打算——亚飞今年才5岁,和她哥哥截然相反,对考试有种狂热,只要一说考考她,马上会扔下最精彩的卡通飞奔过来,考完后的一句表扬可以让她乐滋滋地高兴好久——她是那种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乐趣的孩子,所以,我会让她一直读下去,按照她自己的说法,要读到博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做父母的是否善于发现——合格的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这就是我的心得。
摘自《读者》
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