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外所有设计效果(事实上三者的发布也很美),字体评论重磅炸弹一篇:
-----
魅族:华文黑体+Gill Sans
华文黑体承袭了国家於六十年代、委托上海印刷研究所和字模厂的老师傅设计的黑一体、黑二体的模样,字体受传统中国书法美学的影响,结构外弛内张,构成的字体感觉传统儒雅,而且充满人性,比起新派设计-负空间讲究平均分布的,在以汉字为主的文字上可读性要胜一筹。
相配的Gill Sans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英国著名雕刻家Eric Gill跟Monotype Drawing Office合作设计,推出后一直受英国国内及荷兰欢迎,更成为英国街头上最常见的拉丁字体。Gill Sans无论大楷还是小楷也有著传统拉丁字比例-大楷依罗马市内Trajan Column上的罗马大楷刻字比例设计,小楷则是依Eric Gill的石刻字符设计,比例传统。
听上去,华文黑体跟Gill Sans像是绝配,可是一拼之下,却有太多问题令两者不配合。
汉字的结构,无论简体或繁体,都要比拉丁复杂。要进行视觉补偿的话,汉字必要比拉丁略轻才合乎视觉原则。但从图中所见,Gill Sans的字重明显比汉字要轻。在专业中英双语文字设计上,我们并不建议客户、或其他设计师这样配搭,因为造成的错视会令拉丁看上去比原来的更轻。
Gill Sans小楷的传统风格为它构成了一个X-Height细小的模样,就跟Garamond、Caslon一类「Old Style」字体同样。但华文黑体中宫再内收也好,中文字体的大小也限定在1em,如此一来中文视觉上要比西文大得多。这种视觉失衡令Gill Sans一直不是中英双语文字设计的好选择,也是为甚麼双语设计普遍会选Helvetica、Times New Roman一类直挺而X-Height大的拉丁字体,以求中、英两语较容易取得视觉大小平衡。
字重不够。在大型幕上,我们一般要求字体较粗,原理就像造大型海报、大型广告牌时我们选用粗字重,以求令文字「震摄」观者-令讯息更易透过视觉刻於他们的脑海中。但由於华文黑体字重欠奉,魅族被逼使用轻字重进行设计,感觉难免显得软弱无力,像在讲台上轻声说话一般。道理如苹果、乔布斯的发布会,除了MacBook Air外,并不会取用幼字体。
华文黑体的「喇叭头」设计是专为印刷而设计-跟同期日本写研的石井Goshiku(黑体)一样,除了令黑体看上去更「精神」、更活外,也就是希望较粗的笔划开端能够令黑体的笔划能够存活在当时中国国内差劣的印刷和纸张素质之上。可是来到2013,当我们手上的视网膜屏的显示像素比起纸张还要清晰的时候,这些「喇叭头」已没有需要存在。换句话说,魅族在超高科技发布会上用上实际上跟感觉上也过时的字体,并不适合他们的公司型像。
Gill Sans是依Eric Gill的石刻美学而设计,因此如a字的上弘、t字等也看到不少「斩钉截铁」式的切割设计。但整体风格上来说它是一套工整、企理、乾净的sans-serif,跟华文黑体的喇叭头设计大相径庭。
「Flyme」跟「信息支持短语音」间的空间也太大(设计者键入了letter-space),视觉上造成两者感觉分离,令句子看似断成两截。一般内文印刷上,西文跟汉字间会需要有1/8em的thin-space以作分隔;但在如此大的发布会屏幕上,我意见是这里并不需要任何接驳空间-英语跟中文连接起来可读性已经十分高。
-----
小米:方正兰亭黑
兰亭黑是方正的皇牌字库产品,在国内很受欢迎。其结构采现代设计方式-中宫外放,空间平衡的现代设计,加上多种粗度选择,跟日式现代黑体(如写研的Gona、森泽的新Go、SCREEN的Hiragino等)体齐,由於国内只有兰亭黑能够符合现代而多字重的要求,小米用上兰亭黑是合理,没有惊讶。
西文则是兰亭黑的附属拉丁字母,从Helvetica改变而来,风格大致相同,而图中所见9字收笔的切口跟Heveltica不同,期待看更多西文设计的图。但这西文字感觉上大致风格上与兰亭黑匹配,是不会错的配合-因为现代黑体先驱、日本写研就是参考Helvetica的概念而设计成Gona。
我的想法是:
从图片看,设计不俗。首先「19亿元」的粗度一流,设计师选好适合大标题用的粗度,达到视觉上震撼的效果。不同字重构成的「资讯层级」(Information Hierarchy)效果也显著,看者能够明显分出三种不同层级,从「标题」、「内容」到「注脚」的分野明显,可读性十分高。但在其他图片看,感觉上过份使用粗字重,令视觉上文字过份「大声」-说话并不是「大声」就有说服力,设计者需要知道这点。
兰亭黑感觉现代、轻松,并不如华文黑体般传统、硬朗,风格相对适合国内的新科技产品发布-字体与品牌形象、产品匹配,对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兰亭黑跟其它的附属拉丁字是保守、但不会错的选择。
数字与汉字间没加入额外空间,整体统一感加强。
-----
锤子:方正粗黑宋
方正粗黑宋的由来并不光采。史上第一家设计这类「横太明朝」(横太明朝是日语,「横」指横划,「太」是粗大,明朝就是明体、宋体的意思)的是日本Roybi公司旗下ナウ研究所在九十年代初设计而成(参考连结: ナウ-MU (Rg/RgP/RgK・Rj/RjP/RjKナウ-MU) Win版(ダウンロード) / タイプバンク ),有完整字重设计。后来台湾华康将整套字拷贝、补上需要的中文字成位华康俪金黑。不久后蒙纳也推出一样款式的设计,但所有笔划末端的棱角也变钝了,整套字也少了生气。直到现在方正也来推出粗黑宋,这套字基本上就是将华康俪金黑的设计补上简体字而成,就是翻版上的翻版。
我的想法是:
选横太明朝当标题字棒极。它是套很醒神、很吸引到注意目光、而且是为标题使用而设计的字体,相比起前两者是大胆得多。
可是问题在於粗黑宋过粗-在发布会的超大视屏问题可能不大,但截图上字体的笔划却黏在一起部份字的易认性被破坏。若果可轻一字重会解决到问题,也可令整个发布感觉较优雅。
很高兴看到有先驱科技公司取用宋体、明朝体。在国内,由於害怕传统的关系,宋体、明体长期得不到重视,但宋体却是最能够体视中华文化美学的字体。我一直很期待有公司领头带起这风气,现在这也是不错的开始。
简报略嫌字体大小太一致,没有资讯层级的引导,内容对观者较难读,也可能会较沉闷。将来可选择再进取一点。
-----
总结:
个人认为,我感觉小米的字体运用上较稳重而专业,即便惊喜欠奉,却是十分尊业的表现;锤子大胆创新使用黑粗宋,个人十分欣赏,希望他们继续勇於尝试、向外界续用宋体、明体;魅族则可以做得更好,若果纤瘦的字体跟他们的新产品形像配合,请给我修正-最重要是字体应用在适合的场合、给跟公司的产品个形象相配合。
附另一篇:《小米,魅族,锤子发布会PPT字体运用》
在知乎阅读中发现一个对比,对这个字体设计艺术不懂,copy下来供楼主研究!
魅族
中文:华文细黑;英文和数字:Helvetica、Century Gothic 和 Gill Sans。
华文细黑 + Helvetica 是 iOS 简体中文的默认字体搭配方案,可见黄章对于苹果设计的推崇。
但让我失望的是,一向注重细节的魅族,在这个 Keynote 上也犯下了低级错误:字体的不统一。我点看了这场发布会的其它图片,大部分的英文数字虽已替换成了 Helvetica,但也有几个纰漏,保留了华文细黑的默认英文字体 Century Gothic,并且无规律可循;在介绍 Flyme OS 时又奇怪地出现了 Gill Sans。这么大手笔的发布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魅族并不是真的在乎字体,只是乔布斯那个著名演讲让他们知道了「字体也是艺术」这个概念而已。这个组合的中英文灰度均衡,风格中性大方,没有很大硬伤,但也不出彩,用于正文排版和系统界面,是很保险的选择。这个组合用在操作系统里用是为了不分散注意力,但是放在 Keynote 就显得乏味了。另外,华文细黑放在大屏幕上过细,略显单薄,个人觉得华文黑体是更好的选择。
小米
中英文数字:方正兰亭黑
方正兰亭黑和微软雅黑基于同一字体设计,前者针对印刷,后者为屏幕优化。方正兰亭黑的英文数字风格接近 Helvetica,中文部分继承了微软雅黑的特点:中宫外胀,字面宽大,现代正气也略呆板,字距窄小,有些拥挤。这些特点使得方正兰亭黑在大字号时格外引人注目,但中国移动的铺天盖地的大字号滥用实在让我审美疲劳了。兰亭黑在小字号下也差强人意。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排版上的层次感掩盖了一部分呆板气。
锤子
中英文数字:方正粗黑宋(感谢杨颂指正)欣赏字体是很主观的事。方正粗黑宋本身只是一款风格突出的美术字体:笔画粗重,分量感十足,但也会让人觉得笨重。有黑体之稳定,没黑体的清晰;有宋体的变化,但变化缺少灵气。一款很奇怪的字体。
但是这款棱角分明的字体,其革命气质很符合罗永浩的气质,也比较适合整个发布会的气质,反而是这三个字体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它给我的这种特殊感觉甚至掩盖了大部分的缺点,尽管字体有时过小,尽管字间距不尽合理。
所以,Keynote/PPT 的字体选择没有什么规矩,但一个合适的字体确实能加分不少。字体总是要服务整体设计的,单说字体设计好坏没什么意义,Comic Sans 不是也有过春天吗?